艾滋病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可出现多种症状,通常包括急性期感染、无症状期及艾滋病期的相关表现,具体症状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相关。
1、急性期症状
感染HIV病毒后2-4周内,约50%-70%的患者会出现发热、咽痛、乏力等类流感症状,可能伴随皮疹、关节疼痛或淋巴结肿大。此阶段病毒快速复制,免疫系统产生应答反应,症状持续1-3周可自行缓解。
2、无症状期表现
急性期后进入潜伏期,通常持续6-8年。此阶段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,但病毒持续破坏CD4+T淋巴细胞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,直径多超过1cm,常见于颈部、腋窝等部位。
3、艾滋病期典型症状
当CD4+T细胞计数低于200个/μL时,患者会出现体重骤降(3个月内下降超过10%)、持续性腹泻(每日超过3次且持续1个月以上)、反复发热(体温超过38℃持续1个月)等消耗性症状。此阶段免疫系统严重受损,易继发肺孢子菌肺炎、结核病、弓形虫脑病等机会性感染,以及卡波西肉瘤、淋巴瘤等恶性肿瘤。
出现不明原因发热、持续淋巴结肿大或反复感染等情况,建议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。确诊患者需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,通过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,延缓疾病进展。日常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,定期监测免疫功能指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