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,主要因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。该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随着病情进展可影响视力甚至致盲。
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,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流异常。初期表现为微动脉瘤、视网膜内出血等非增殖性病变,此时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或眼前黑影。若未及时控制血糖,可能发展为增殖性病变,出现异常新生血管,这些血管易破裂引发玻璃体积血,或形成纤维增殖膜牵拉视网膜导致脱离。黄斑区水肿是引起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,患者会出现中央视野缺损或视物变形。病程中常伴随高血压、高血脂等代谢异常,这些因素会加速视网膜损伤进程。
确诊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、血压及血脂水平,建议每3-6个月进行眼底检查。出现视力骤降、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,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病变程度。治疗需结合全身代谢调控,必要时采用抗VEGF药物、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玻璃体切除术等干预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