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中医五邪指的是什么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中医五邪一般指风邪、寒邪、暑邪、湿邪、燥邪五种外感致病因素。这些邪气可单独或夹杂侵袭人体,导致脏腑功能失调,引发多种疾病。

1、风邪

风为阳邪,具有升发、向上向外的特性,易侵犯人体头面部和肌表。风邪致病常表现为恶风、汗出、头痛、鼻塞等症状,且具有发病急骤、变化迅速的特点,如风疹发作时皮肤瘙痒游走不定。

2、寒邪

寒为阴邪,易损伤阳气,具有凝滞、收引的特性。寒邪侵袭可引起恶寒无汗、肢体冷痛、关节拘急等症状,如寒邪客胃会导致胃脘冷痛、呕吐清水等消化道症状。

3、暑邪

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,且多夹湿气。暑邪致病常见高热烦渴、多汗、倦怠乏力等症,严重时可致突然昏倒、不省人事的中暑危候,夏季露天作业者更易受袭。

4、湿邪

湿性重浊黏滞,易阻滞气机,损伤阳气。湿邪致病多表现为头身困重、关节酸楚、分泌物黏腻等症状,如湿邪困脾可见纳呆腹胀、大便黏腻不爽等消化系统症状。

5、燥邪

燥性干涩,易伤津液。燥邪致病常见口鼻干燥、皮肤干裂、干咳少痰等症状,秋季气候干燥时尤为多见,如燥邪犯肺可引发干咳无痰、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。

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顺应四时变化,避免外邪侵袭。保持居所通风干燥,夏季防暑降温,秋冬注意保暖润燥。若出现明显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就诊中医科,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论治,必要时可配合艾灸、拔罐等外治疗法祛除邪气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