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不调可通过日常调理、药物治疗、中医调理、心理调节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,具体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。若症状持续不规律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,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。
1、日常调理
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、菠菜,避免生冷辛辣刺激。每周进行3-5次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瑜伽等,每次30分钟左右有助于调节内分泌。
2、药物治疗
针对不同病因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调节月经周期,乌鸡白凤丸改善气血不足,地屈孕酮片调整孕激素水平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,子宫内膜异常增厚者需结合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。
3、中医调理
通过针灸三阴交、关元等穴位改善子宫血液循环,艾灸神阙穴可温经散寒。中药方剂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,常见有温经汤、逍遥散等不同配伍,需根据体质寒热虚实调整。
4、心理调节
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,可通过正念冥想、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焦虑。建议每天进行15-20分钟呼吸训练,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内分泌平衡。
5、手术治疗
针对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、宫腔粘连等情况,需行宫腔镜手术解除机械性梗阻。卵巢囊肿超过5cm或存在恶变风险时,需考虑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病灶。
调理期间建议每月记录月经周期、经量及伴随症状,避免擅自服用激素类药物。体重指数超标者需通过科学减重将BMI控制在18.5-23.9之间,体脂率过高会影响雌激素代谢。若连续3个月周期紊乱,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