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道感染通常由细菌入侵尿路引发,可能与尿路梗阻、免疫力低下、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。
1、细菌感染
尿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通过尿道口逆行侵入,如大肠杆菌、变形杆菌等。这些细菌在尿道黏膜定植后引发炎症反应,导致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。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、头孢克肟胶囊、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。
2、尿路梗阻
尿道结石、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会导致排尿不畅,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。此类患者可能出现排尿中断、下腹坠胀等症状,需通过超声或CT检查明确诊断,必要时需手术解除梗阻。
3、免疫力低下
糖尿病患者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群体,因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更易继发感染。此类患者常伴有反复感染史,治疗时需控制基础疾病,并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。
对于明确感染的患者,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:
1、抗生素治疗
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,如呋喃妥因肠溶片、盐酸环丙沙星片等,疗程通常3-7天。重症感染者需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。
2、对症处理
尿痛明显者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,尿路痉挛者可服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。
3、日常护理
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,保持会阴部清洁,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。
出现血尿、发热或腰痛等症状时,需警惕肾盂肾炎等并发症,建议立即到泌尿外科就诊。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足疗程用药,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。女性患者应注意月经期卫生,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预防感染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