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长期吃海参有哪些好处和坏处

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

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

海参作为高蛋白、低脂肪的食材,长期适量食用可能带来一定益处,但也需注意潜在风险。常见好处包括补充营养、增强体质等,坏处可能涉及消化不良、过敏反应以及肝肾负担加重。

1、补充营养

海参富含优质蛋白质、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,如钙、铁、锌等微量元素。其低脂肪特性适合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,可帮助维持日常营养均衡,特别适合术后恢复期或营养不良者作为膳食补充。

2、增强体质

海参中的海参多糖和皂苷类物质可能有助于调节机体代谢,对改善亚健康状态有一定辅助作用。但需注意其作用有限,不能替代正规治疗或药物。

3、辅助抗氧化

含有的抗氧化成分如硒元素和粘多糖,可能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,辅助延缓细胞氧化过程。但抗氧化效果受食用量、个体吸收差异等因素影响。

1、消化不良

海参高蛋白特性可能加重胃肠消化负担,过量食用易引发腹胀、腹泻等症状。胃肠功能较弱者及老年人应控制摄入量,建议单次食用不超过50克。

2、过敏风险

海参作为海鲜类食物,含有异种蛋白可能导致皮肤瘙痒、荨麻疹等过敏反应,严重时可引发喉头水肿。既往有海鲜过敏史者应严格禁食。

3、肝肾负担

每100克海参约含蛋白质50克,长期过量摄入会加重肝肾代谢压力。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需遵医嘱,避免盲目进补引发氮质血症。

建议健康人群每周食用2-3次,每次30克左右为宜。慢性病患者应咨询营养科医师,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膳食结构。食用后出现恶心、皮疹等不适需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。

科普文章,仅供参考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线下就医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