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肛瘘是怎么回事,怎么办?

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

肛瘘的形成通常与肛周感染、炎症性肠病、结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。当肛腺或肛周组织发生感染后,脓液可能穿透皮肤形成异常通道,最终发展为肛瘘。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原因:

1、肛周脓肿

这是肛瘘最常见的原因。肛腺堵塞后易继发细菌感染,形成脓肿。当脓肿向皮肤表面破溃或经手术切开后,可能残留未愈合的管道,形成连接肛管与皮肤的瘘管。患者常伴有肛周红肿、疼痛和渗液等症状,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、阿莫西林胶囊、甲硝唑片等抗生素,脓肿成熟后需及时切开引流。

2、克罗恩病

这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能累及肛门直肠部位。长期的肠道炎症会导致肠壁穿透性溃疡,进而形成复杂性肛瘘。患者多伴有腹泻、腹痛、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,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片、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等免疫调节剂。

3、结核感染

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至肛周组织时,可能引发特异性感染。病变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并液化后,容易形成慢性瘘管。此类患者多存在低热、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,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、利福平胶囊、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。

日常应注意保持肛周清洁,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。避免久坐或长时间骑跨,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衣。若出现肛周反复流脓、肿痛或伴有发热等情况,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,通过直肠指诊、肛周超声或MRI检查明确瘘管走向,根据病情选择挂线疗法、瘘管切开术等手术治疗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