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排尿性晕厥是怎么回事?

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排尿性晕厥可能与植物神经紊乱、体位性低血压、膀胱过度充盈等因素有关,可通过调整排尿习惯、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,日常需注意避免憋尿。

一、原因

1.植物神经紊乱

排尿时膀胱排空导致腹压骤降,可能引发自主神经调节异常,出现血压突然下降、脑部供血不足,从而引起短暂意识丧失。

2.体位性低血压

从卧位或蹲位突然站立时,血液因重力作用向下肢分布,若血压调节功能较差,易出现头晕或晕厥,排尿后起身动作可能诱发。

3.膀胱过度充盈

长时间憋尿后快速排空,膀胱压力急剧变化可能刺激迷走神经,导致心率减慢、血压下降,进而引发晕厥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调整排尿习惯

建议采取坐位排尿,避免迅速改变体位;排尿时动作放缓,起身前稍作休息。

2.药物治疗

若反复发作,可遵医嘱使用米多君、氟氢可的松等药物调节血压,或阿托品等改善迷走神经过度兴奋。

3.膀胱训练

避免长时间憋尿,规律排尿,必要时进行盆底肌训练以增强膀胱控制能力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避免憋尿

尤其是夜间起床排尿时,可先在床边坐立片刻再起身,减少体位变化的影响。

2.环境安全

浴室或卫生间地面保持干燥,安装扶手,预防晕厥跌倒造成外伤。

3.及时就医

若频繁发作或伴随心悸、胸痛等症状,需排查心律失常、心源性晕厥等疾病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