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保肝药物有哪些?

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保肝药物通常包括解毒类、抗炎类、利胆类、抗氧化类以及促进肝细胞修复类药物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不同药物针对的肝脏损伤机制不同,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。

一、常见保肝药物类型

1.解毒类药物

如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、水飞蓟素胶囊等,可通过中和自由基、促进毒素代谢等方式减轻肝细胞损伤,适用于药物性肝损伤或中毒性肝炎。

2.抗炎类药物

如异甘草酸镁注射液、复方甘草酸苷片等,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肝细胞水肿,常用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活动期。

3.利胆类药物

如熊去氧胆酸胶囊、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,可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,适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或胆囊功能障碍。

4.抗氧化类药物

如双环醇片、硫普罗宁肠溶片等,通过增强肝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,多用于酒精性肝病或脂肪性肝病。

5.肝细胞修复类药物

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、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,能促进肝细胞膜修复和再生,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。

二、用药注意事项

1.严格遵医嘱用药,避免自行更换药物或增减剂量,部分药物如甘草酸制剂可能引起血压升高。

2.注意药物相互作用,如联用抗病毒药物时需调整给药间隔,利胆类药物与降脂药同服可能影响吸收。

3.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、凝血功能等指标,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。

4.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应主动告知医生,部分保肝药物如硫普罗宁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

5.治疗期间需配合戒酒、低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管理,避免加重肝脏负担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