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通常每个月会排卵一次,但并非绝对。部分情况下可能因激素紊乱、疾病等因素导致无排卵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。
一、正常排卵周期
1.规律排卵表现
健康育龄女性月经周期规律时,通常每21-35天排卵一次。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,部分女性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透明拉丝分泌物。
2.基础体温变化
排卵后因孕激素升高,基础体温会上升0.3-0.5℃,这种双相体温曲线可作为排卵参考指标,需连续测量2-3个周期观察。
二、无排卵情况分析
1.多囊卵巢综合征
约30%无排卵病例与此相关,患者常伴月经稀发、多毛等症状。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,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。
2.围绝经期改变
45岁以上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,每年约有10-15%的周期出现无排卵,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,伴随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。
3.体重相关因素
体脂率低于17%或BMI>30时,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易受干扰。研究显示过度肥胖女性无排卵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.2倍。
三、监测与就诊建议
1.排卵试纸使用
月经第10天开始检测尿液中LH峰值,强阳性后24-36小时可能排卵。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检测,避开晨尿。
2.超声卵泡监测
经阴道超声可准确测量卵泡发育,当优势卵泡直径达18-24mm时提示即将排卵,需专业医生操作判断。
3.激素水平检测
月经第2-4天查性激素六项,FSH>10IU/L提示卵巢储备下降,LH/FSH比值>2需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。
若月经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,或备孕1年未孕,建议尽早就诊生殖医学科。40岁以上女性出现月经改变应排查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,及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相关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