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指挫伤多由外力冲击、运动损伤或意外事故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,常伴随疼痛、肿胀等症状,可通过休息制动、冷敷及药物等方式缓解。若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处理。
一、原因
1.外力冲击
手指受到直接撞击或挤压时,皮肤、肌肉等软组织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毛细血管破裂,引发皮下出血和炎性渗出,形成局部肿胀。常见于搬运重物时被物体砸伤。
2.运动损伤
篮球、排球等需手指发力的运动中,关节过度屈伸或侧向受力,易造成指间关节囊、韧带牵拉损伤,例如接球姿势不当导致手指反向弯曲。
3.意外事故
日常生活中的门缝夹伤、工具使用不当等情况,会使手指在瞬间承受超出组织耐受的应力,出现甲床瘀血或肌腱拉伤,多见于指尖被重物碾压的情况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休息制动
立即停止手指活动,用夹板或绷带固定受伤指节,防止关节二次损伤。急性期需保持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,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。
2.冷敷治疗
损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间隔布料外敷,每次15-20分钟,每日3-4次。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血,注意避免冻伤皮肤。
3.药物治疗
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,肿胀明显者外涂双氯芬酸钠凝胶。伴有开放性伤口需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,预防感染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伤后24小时内禁止热敷或推拿,以免加重皮下出血。若出现手指畸形、异常活动或持续麻木,提示可能存在骨折或神经损伤,需立即拍X光片检查。
2.恢复期避免提拉重物,拆除固定后应进行抓握训练,用橡皮筋做抗阻练习恢复肌力。日常注意工作防护,操作机械时佩戴防撞击手套。
3.糖尿病患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受伤后,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,发现皮肤发黑、化脓等感染迹象时,要及时到手足外科清创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