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长鹅口疮可通过局部用药、调整喂养方式等方法改善症状,通常无需过度焦虑,但需遵医嘱规范治疗。
一、治疗方法
1.局部抗真菌治疗
鹅口疮由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混悬剂涂抹口腔黏膜,或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,抑制真菌繁殖。
2.保持口腔卫生
每次喂养后用温水清洁宝宝口腔,避免奶渍残留。奶瓶、奶嘴等喂养工具需每日煮沸消毒,减少感染风险。
3.调整喂养方式
母乳喂养时需清洁母亲乳头,避免交叉感染。若宝宝存在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,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及锌元素,促进黏膜修复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,以免加重真菌感染。
2.若宝宝口腔白斑范围扩大、伴随拒食或发热,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。
3.家庭成员需注意手部卫生,接触宝宝前后应彻底洗手,避免重复感染。
鹅口疮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,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,症状消失后仍需巩固治疗3-5天。日常注意宝宝用品消毒,合理搭配饮食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