掉头发可能与营养缺乏、激素失衡、遗传因素等有关,常见缺乏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、铁、锌、维生素D以及B族维生素等。建议及时调整饮食或遵医嘱服用相应营养素,同时需注意排除其他潜在疾病。
一、原因
1.蛋白质不足
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,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头发变细、易断,甚至脱落。常见于节食减肥或饮食不均衡人群。
2.铁元素缺乏
缺铁性贫血会减少毛囊的血液供应,导致头发干枯脱落。女性因月经失血较多,更易出现此类情况。
3.锌元素不足
锌参与毛囊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,缺乏可能引发弥漫性脱发,常见于挑食或消化吸收障碍者。
4.维生素D水平低
维生素D与毛囊生长周期相关,缺乏可能导致休止期脱发,表现为每日掉发量超过100根。
5.B族维生素缺乏
尤其是生物素(维生素B7)缺乏,可能引起头发脆弱易断,常伴随皮肤干燥、指甲变脆等症状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调整饮食
增加鸡蛋、瘦肉、鱼类等优质蛋白,补充动物肝脏、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,适量食用牡蛎、坚果补充锌元素。
2.营养补充剂
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葡萄糖酸锌、复合维生素B片、维生素D胶囊等。
3.药物治疗
伴有雄激素性脱发者可遵医嘱使用米诺地尔酊,严重贫血者可口服琥珀酸亚铁片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避免过度烫染
化学药剂会损伤毛鳞片,加重脱发。
2.控制洗头频率
油性发质隔天清洗,干性发质每周2-3次,水温不宜超过40℃。
3.及时就医排查
若伴随头皮瘙痒、红斑或全身症状,需排除甲状腺疾病、红斑狼疮等系统性疾病。
日常可通过指腹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,保持规律作息,减少精神压力对脱发的负面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