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什么?

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、低蛋白血症、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肾脏疾病,具体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免疫异常、遗传等因素有关。患者需积极治疗并定期监测病情进展。

一、疾病定义及特征

1.定义

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属于肾小球疾病,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,导致血浆蛋白大量漏出至尿液中。

2.特征性表现

典型症状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.5g、血清白蛋白低于30g/L、全身性水肿以及血脂异常升高。

二、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

1.免疫异常

多数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,产生异常细胞因子,损伤肾小球基底膜结构。

2.遗传因素

部分病例与NPHS1、NPHS2等基因突变相关,导致足细胞结构蛋白异常。

3.感染因素

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诱发肾小球损伤。

三、治疗方法

1.糖皮质激素

常用泼尼松、甲泼尼龙等药物抑制免疫炎症反应,减少蛋白尿。

2.免疫抑制剂

环磷酰胺、他克莫司等用于激素抵抗或频繁复发的患者。

3.支持治疗

使用ACEI/ARB类药物控制血压,同时补充白蛋白、利尿剂改善水肿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1.饮食管理

限制钠盐摄入,适量补充优质蛋白。

2.感染预防

避免接触传染源,接种流感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。

3.定期复查

每1-3个月监测尿蛋白、肾功能及药物副作用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
若出现尿量骤减、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等危急情况,需立即就医处理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