贴膏药过敏后需立即停止使用,并根据过敏严重程度选择局部处理、药物干预或就医治疗。通常可通过清洁皮肤、外用药物、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症状,若出现严重反应应及时就诊。
一、治疗方法
1.立即停用膏药
揭除膏药后避免再次接触,防止过敏反应加重。残留的胶质可用植物油轻柔擦拭清除,减少对皮肤的持续刺激。
2.清洁皮肤
用温和肥皂和冷水冲洗患处,水温过高可能加重红肿。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,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。
3.局部用药处理
轻度红斑瘙痒可外涂炉甘石洗剂;出现丘疹或渗液时,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。
4.口服抗组胺药物
瘙痒明显者可服用氯雷他定片、西替利嗪片等二代抗组胺药,注意服药后可能出现嗜睡等副作用。
5.就医治疗
若出现水疱破溃、发热、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,或眼周、生殖器等特殊部位过敏,需急诊处理,医生可能进行抗感染或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避免抓挠患处,修剪指甲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,瘙痒剧烈时可冷敷缓解。
2.检查膏药成分说明书,常见致敏物质包括松香、薄荷脑等,日后选择无致敏成分的医用胶布。
3.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使用激素类药膏需严格遵医嘱,婴幼儿避免使用强效激素制剂。
过敏反应持续24小时未缓解或进行性加重,建议到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,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。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