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脑部海绵状血管瘤是怎么回事?

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脑部海绵状血管瘤可能是由先天发育异常、遗传因素或后天因素等原因引起,需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、放疗或药物干预。若存在相关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。

一、原因

1.先天发育异常

胚胎期脑血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血管壁结构薄弱,形成海绵状血管瘤。这类病变常与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有关,可随年龄增长逐渐显现症状。

2.遗传因素

约20%的病例存在家族遗传倾向,与CCM1、CCM2、CCM3基因突变相关。遗传性患者可能出现多发病灶,且症状出现时间较早。

3.后天因素

头部外伤、放射治疗史或炎症反应可能诱发血管结构改变,增加海绵状血管瘤形成风险。此类继发病变多表现为单发病灶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手术切除

对于引起癫痫、反复出血或占位效应明显的病灶,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完整切除。术后需定期复查MRI评估恢复情况。

2.立体定向放射治疗

适用于位置深在或手术风险较高的病例,如脑干海绵状血管瘤。伽马刀等放疗可减少出血风险,但起效需数月时间。

3.药物干预

出现癫痫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左乙拉西坦、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。急性出血期需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未治疗的静止期患者应每6-12个月复查MRI,监测病灶变化。妊娠期女性需加强随访,激素变化可能诱发出血。

2.避免剧烈运动、高空作业等可能诱发颅内压升高的活动,保持情绪稳定。

3.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,育龄期患者可咨询遗传门诊评估后代风险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