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桃体切除可能会引起术后出血、感染、咽喉疼痛等危害,但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,需严格遵医嘱护理。以下为具体危害及相关注意事项:
一、术后出血
1.原发性出血
术后24小时内可能因手术创面渗血或止血不彻底导致出血,表现为口腔分泌物带血或活动性出血。少量渗血一般可自行停止,若出血量较大需及时就医处理。
2.继发性出血
术后5-7天因创面结痂脱落或感染引发出血,发生率约2%-4%,需通过电凝止血或缝合等干预措施控制。
二、感染风险
1.局部感染
术后免疫力下降可能引发咽部细菌感染,表现为发热、咽痛加剧或颈部淋巴结肿大,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、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。
2.罕见并发症
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颈部脓肿或败血症,需住院进行抗感染治疗。
三、咽喉功能影响
1.吞咽不适
术后1-2周可能出现吞咽疼痛或异物感,与局部炎症反应相关,可通过冷流质饮食缓解。
2.味觉改变
约5%患者可能出现短暂味觉减退,因手术牵拉舌咽神经所致,通常1-3个月可自行恢复。
四、麻醉相关风险
全身麻醉可能导致恶心呕吐、喉头水肿等并发症,但发生率低于0.1%,术前需严格评估心肺功能。
注意事项:
1.选择三级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手术,降低操作风险
2.术后2周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硬质食物
3.若出现持续发热、大量呕血或呼吸困难,需立即返院诊治
需强调的是,当扁桃体反复感染引发睡眠呼吸暂停或风湿热等严重并发症时,切除治疗的获益远大于手术风险。具体手术方案应由耳鼻喉科医生根据病灶情况综合评估后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