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娩时的疼痛通常被认为是最高级别的疼痛,在医学疼痛分级中可达10级,但个体感受差异较大,与产妇对疼痛的敏感度、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。
一、疼痛级别评估
1.疼痛分级标准
医学上常用数字评分法(NRS)将疼痛分为0-10级,其中10级为最剧烈疼痛。分娩宫缩时子宫持续收缩、宫颈扩张,疼痛可达9-10级。
2.疼痛主观性
部分产妇可能因紧张或恐惧而加重疼痛感受,而经产妇或使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产妇疼痛评分可能降低至4-6级。
二、分娩疼痛原因
1.生理机制
宫缩时子宫肌层缺血、宫颈扩张及产道压迫周围神经,引发剧烈疼痛。第二产程胎儿通过产道时,会阴部肌肉拉伸进一步加重痛感。
2.心理因素
焦虑、紧张等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放大疼痛信号,形成“疼痛-紧张”恶性循环。
三、疼痛缓解方法
1.无痛分娩
硬膜外麻醉可将疼痛降至3-4级,需由麻醉医师评估后实施。
2.呼吸调节
拉玛泽呼吸法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减轻疼痛感知。
3.体位调整
采用站立、侧卧等自由体位可缓解腰部压力,降低20%-30%的疼痛强度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提前学习分娩知识有助于减轻恐惧,产前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可使疼痛评分降低1-2级。
2.出现规律宫缩后应及时入院,初产妇宫口开3指、经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即需进入待产室。
3.若选择无痛分娩,需在宫口开2-3指时提出申请,麻醉医师会评估凝血功能、腰椎情况等禁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