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背酸痛可能是肌肉劳损、不良姿势、脊椎疾病或内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,可以通过休息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等方法缓解。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,建议及时就医。
一、原因
1.肌肉劳损
长时间搬运重物、剧烈运动或过度拉伸可能导致背部肌肉疲劳或轻微撕裂,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酸痛。
2.不良姿势
长期伏案工作、弯腰驼背等不良体态会造成背部肌肉持续性紧张,乳酸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。
3.脊椎疾病
腰椎间盘突出、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可能压迫神经根或导致脊柱结构异常,表现为放射性后背酸痛,可能伴随下肢麻木。
4.内脏疾病
胆囊炎、胰腺炎等上腹部脏器病变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后背牵涉痛,通常伴随发热、腹痛等症状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休息与热敷
急性期需减少活动,用热毛巾或暖贴局部热敷15-20分钟,每日2-3次促进血液循环。
2.药物治疗
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双氯芬酸钠凝胶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,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。
3.物理治疗
慢性疼痛患者可通过推拿、超声波治疗或针灸改善肌肉紧张,腰椎病变者需进行牵引治疗恢复椎间隙宽度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避免久坐或保持单一姿势超过1小时,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并做扩胸运动放松肩背。
2.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,或出现胸痛、呼吸困难、血尿等症状,需立即排查心、肺、泌尿系统疾病。
3.日常加强腰背肌锻炼,如小燕飞、平板支撑等动作,每周3次,每次15-20分钟提升肌肉耐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