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果糖一般可以用于治疗便秘,其主要通过增加肠道水分和刺激肠道蠕动来缓解症状。但具体使用需根据患者年龄、病情等因素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一、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
1.增加肠道水分
乳果糖作为渗透性泻药,在结肠内被细菌分解产生有机酸,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,水分进入肠腔软化粪便。
2.刺激肠道蠕动
酸性代谢物可促进结肠蠕动,缩短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。
3.适用人群
适用于成人及儿童功能性便秘,尤其对孕妇相对安全,但2岁以下婴幼儿需遵医嘱调整剂量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剂量调整
初始治疗可能引起腹胀、腹痛,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。
2.禁忌人群
半乳糖血症、肠梗阻患者禁用,果糖不耐受者慎用。
3.特殊人群
糖尿病患者使用需监测血糖,虽然乳果糖不被小肠吸收,但分解产物可能影响血糖水平。
三、使用建议
1.疗程控制
连续使用不宜超过1周,若症状未缓解需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。
2.联合治疗
慢性便秘患者需配合增加膳食纤维、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。
3.药物相互作用
与抗生素合用时可能降低疗效,需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。
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超过2周或伴随腹痛、便血等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治疗期间若出现严重水样便或电解质紊乱表现,应立即停药并联系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