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节疼痛的用药选择需根据具体病因决定,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最佳药物,常见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、糖皮质激素、慢作用抗风湿药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一、治疗方法
1.非甾体抗炎药
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,适用于骨关节炎、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轻中度疼痛。胃肠道不适者建议选择塞来昔布等COX-2抑制剂。
2.糖皮质激素
泼尼松、地塞米松等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或严重滑膜炎,可通过关节腔注射快速控制炎症,但需严格限制使用频率以防软骨损伤。
3.慢作用抗风湿药
甲氨蝶呤、来氟米特等可调节免疫反应,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,需连续用药3-6个月起效。
4.软骨保护剂
硫酸氨基葡萄糖、双醋瑞因等可促进软骨代谢,适用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长期治疗,建议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。
5.生物制剂
阿达木单抗、依那西普等靶向抑制肿瘤坏死因子,用于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,需定期监测感染风险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明确诊断前避免自行用药,痛风性关节炎需使用秋水仙碱,感染性关节炎需用抗生素,错误用药可能加重病情。
2.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,合并消化道溃疡者需联用质子泵抑制剂。
3.激素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减量,突然停药可能诱发肾上腺危象。
4.药物治疗期间建议配合体重管理、关节保暖、低强度运动等物理疗法,疼痛缓解后仍需定期复诊评估关节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