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甲变白可能是由外伤、贫血、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,可以通过一般治疗、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,但需注意避免自行用药。
一、原因
1.外伤
指甲受到挤压、碰撞等外力损伤时,甲床可能出现局部瘀血或组织水肿,导致指甲暂时性发白。随着损伤恢复,颜色可逐渐恢复正常。
2.贫血
长期缺铁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,甲床供血减少,使指甲呈现苍白色,常伴随乏力、头晕等症状。
3.真菌感染
皮肤癣菌侵入甲板后,会破坏甲板角蛋白结构,导致指甲出现白色斑片、增厚或分层,常见于手足多汗或卫生习惯不佳者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外伤处理
避免继续损伤指甲,保持局部清洁。若伴有甲下出血,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,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。
2.贫血治疗
确诊缺铁性贫血者需遵医嘱口服琥珀酸亚铁片、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,同时增加瘦肉、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。
3.抗真菌治疗
确诊甲癣者可外用阿莫罗芬搽剂,严重者需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、特比萘芬片等药物,疗程通常需3-6个月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避免外伤
修剪指甲时注意力度,从事手部劳动时可佩戴防护手套。
2.及时就医
若指甲发白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甲板增厚、脱落,建议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血常规检查。
3.保持卫生
每日用温水清洗手足,更换透气鞋袜,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修剪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