肋骨突出可能是生理性原因,如体型瘦长导致肋骨相对明显;也可能与佝偻病、肋骨骨折、脊柱侧凸等病理性因素有关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。治疗方法包括营养补充、外固定或手术矫正等。
一、原因
1.生理性原因
体型瘦长者皮下脂肪较少,肋骨缺乏软组织覆盖而显得突出,常见于青少年或长期消瘦人群。通常无疼痛或活动受限,属于正常解剖变异。
2.佝偻病
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,形成“串珠肋”,伴随方颅、O型腿等骨骼畸形,可能与日照不足或钙摄入不足相关。
3.肋骨骨折
外伤后局部骨痂过度增生可能形成骨性隆起,尤其未完全复位的骨折易遗留突起,常伴随按压痛和既往外伤史。
4.脊柱侧凸
胸椎侧凸畸形会牵拉肋骨旋转,导致一侧肋骨后凸呈现“剃刀背”外观,严重时可影响心肺功能,常见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营养补充治疗
佝偻病患儿需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滴剂、碳酸钙颗粒等,同时增加日晒时间,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。
2.外固定治疗
肋骨骨折急性期可使用胸带固定,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,错位明显者需手法复位。
3.矫正训练
轻度脊柱侧凸(Cobb角小于20°)可通过施罗斯体操、支具佩戴进行矫正,每3-6个月复查X线评估进展。
4.手术治疗
严重脊柱侧凸(Cobb角>45°)或畸形愈合的肋骨骨折,需行截骨矫形术或内固定术,术后配合康复锻炼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婴幼儿出现多部位骨骼畸形时,建议尽早就诊小儿内分泌科,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骨骼变形。
2.进行脊柱侧凸矫正训练需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锻炼加重畸形。
3.日常注意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、豆制品,避免肋骨部位遭受外力撞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