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椎病引起头晕可能与椎动脉受压、交感神经受刺激、颈部肌肉紧张等因素有关,可通过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及手术等方式改善,日常需注意颈部保护。
一、原因
1.椎动脉受压
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椎动脉,导致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引发眩晕症状。患者可能伴随视物模糊、平衡障碍等表现。
2.交感神经受刺激
颈椎病变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丛,引起血管异常收缩或痉挛,导致脑部血流量减少,出现头晕、恶心等症状。
3.颈部肌肉紧张
长期不良姿势引起的颈肌劳损或痉挛,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,导致脑部供血不足,进而诱发头晕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药物治疗
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氟桂利嗪胶囊、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脑循环,甲钴胺片营养神经,眩晕严重时短期使用异丙嗪片缓解症状。
2.物理治疗
颈椎牵引可减轻神经压迫,超短波、红外线等理疗缓解肌肉痉挛,配合手法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
3.手术治疗
经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严重椎动脉压迫时,需考虑椎间孔扩大术或椎间盘置换术等干预措施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,每隔40分钟进行颈部后仰、旋转等放松活动。
2.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,保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。
3.头晕发作频繁或伴肢体麻木、步态不稳时,需及时进行颈椎MRI或血管造影检查,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