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感染通常会引起发烧,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常见反应。但具体是否出现发热以及发热程度,与病毒类型、感染部位及个体免疫状态有关。
一、病毒感染引起发烧的常见情况
1.呼吸道病毒感染
流感病毒、鼻病毒、腺病毒等感染时,多数患者会出现38℃-40℃的发热,常伴随咳嗽、咽痛等症状。
2.肠道病毒感染
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等可引起37.5℃-39℃发热,多伴有腹泻、呕吐等消化道症状。
3.全身性病毒感染
登革热病毒、EB病毒等感染时,可能出现40℃以上的持续高热,常伴随皮疹、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。
二、可能不伴发烧的特殊情况
1.局部感染
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唇疱疹、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疣体,通常不会引发全身性发热反应。
2.隐性感染
部分健康携带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、HIV病毒时,可能在潜伏期无任何症状表现。
3.免疫低下人群
老年患者或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时,可能出现不典型低热或体温正常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体温38.5℃以下可先物理降温,用温水擦拭腋窝、腹股沟等部位。
2.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、呼吸困难时,需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。
3.确诊病毒感染后应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,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