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量多可能是内分泌失调、子宫疾病、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的,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,但需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。
一、原因
1.内分泌失调
长期精神压力大、过度节食等因素可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,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刺激子宫内膜异常增生,导致月经量增多,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、黄体功能不足等疾病。
2.子宫疾病
子宫肌瘤、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会导致宫腔面积增大或子宫收缩异常,从而引起经量增多,严重时可能伴有血块或痛经。
3.凝血功能异常
血小板减少症、血友病等凝血功能异常疾病可能导致经期出血量增加,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瘀斑、牙龈出血等症状。
4.宫内节育器
部分女性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后,可能因局部刺激导致月经量增多,通常伴有经期延长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药物治疗
内分泌失调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、地屈孕酮片等调节激素水平;凝血功能异常者可服用氨甲环酸片等促凝血药物。
2.手术治疗
子宫肌瘤或腺肌症患者若药物治疗无效,需通过肌瘤切除术、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方式治疗;宫内节育器引起的经量过多需及时取出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若月经量持续增多(如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)或伴有头晕、乏力等贫血症状,应立即就诊。
2.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或保健品,以免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。
3.日常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量,定期复查妇科超声、性激素六项等检查,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