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霉菌感染是如何引起的?

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

霉菌感染通常由免疫力低下、接触感染源、潮湿环境、抗生素滥用以及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,可通过日常护理、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,需注意避免诱因。

一、原因

1.免疫力低下

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、患有艾滋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,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,无法有效抵抗霉菌入侵,从而引发感染。

2.接触感染源

直接接触被霉菌污染的物体或环境,如发霉的衣物、土壤、动物皮毛等,可能通过皮肤破损处或呼吸道进入人体。

3.潮湿环境

长期处于潮湿、通风不良的环境中,如浴室、地下室等,易滋生霉菌,增加皮肤或黏膜接触病原体的风险。

4.抗生素滥用

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体内菌群平衡,导致霉菌过度繁殖,引发口腔、消化道等部位的感染。

5.基础疾病

糖尿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因代谢异常或黏膜屏障功能受损,更易发生霉菌感染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日常护理

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,避免抓挠。勤换洗贴身衣物并高温消毒,室内注意通风除湿。

2.局部用药

浅表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、硝酸咪康唑散、联苯苄唑溶液等抗真菌药物涂抹患处。

3.口服药物

顽固性或系统性感染需口服氟康唑胶囊、伊曲康唑胶囊、伏立康唑片等,抑制真菌繁殖。

4.静脉用药

严重感染如侵袭性肺曲霉病,可能需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药物控制病情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避免滥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,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需定期监测感染指标。

2.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,足部出现溃烂、渗液时及时就医。

3.长期在潮湿环境工作的人群需穿戴防护装备,高危人群可定期进行真菌筛查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