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情绪失控是怎么回事?

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

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

情绪失控可能是由生理性原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,如压力过大、精神疾病、激素异常、脑部疾病等,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并及时干预。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心理调节、药物治疗以及病因处理,需注意避免自行用药。

一、原因

1.压力过大

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失衡,如5-羟色胺水平下降,可能引发情绪波动、易怒或崩溃。

2.精神疾病

双相情感障碍、抑郁症、焦虑症等疾病可直接影响情绪调节功能,表现为极端情绪反应。例如,躁狂发作时可能出现过度兴奋或易激惹。

3.激素异常

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经前期综合征或更年期雌激素波动可能干扰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轴,导致情绪控制能力下降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心理干预

认知行为疗法(CBT)可帮助患者识别负面思维模式,情绪焦点疗法(EFT)适用于缓解急性情绪爆发。

2.药物治疗

针对精神疾病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(SSRI类)、喹硫平(非典型抗精神病药)或丙戊酸钠(情绪稳定剂)。甲状腺疾病需补充甲巯咪唑。

3.生活方式调整

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可提升内啡肽水平,正念冥想训练能增强前额叶皮质对边缘系统的调控作用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突发频繁的情绪失控伴胸痛、肢体麻木需紧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,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或心血管科。

2.青少年出现情绪问题需鉴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或自闭症谱系障碍,避免误判为叛逆行为。

3.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(如泼尼松)可能引发情绪副作用,需定期监测并调整用药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