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毒症的预防需从控制基础疾病、调整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,通常包括控制血糖血压、合理饮食、避免肾毒性药物、定期体检以及保持健康习惯等。以下是具体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:
一、控制基础疾病
1.控制糖尿病
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,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,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。
2.管理高血压
高血压加速肾动脉硬化,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,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、氨氯地平等。
3.治疗原发肾病
慢性肾炎患者需规范使用免疫抑制剂,避免擅自停用激素类药物。
二、合理饮食管理
1.低盐饮食
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-5克,避免腌制食品,减轻肾脏负担。
2.优质低蛋白
肾功能减退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.6-0.8g/kg,优先选择鸡蛋、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。
3.限制高磷食物
减少动物内脏、可乐等摄入,必要时使用碳酸钙等磷结合剂。
三、避免肾损伤因素
1.慎用肾毒性药物
氨基糖苷类抗生素、非甾体抗炎药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造影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。
2.预防尿路感染
注意会阴部清洁,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应及时进行尿培养检查。
3.戒烟限酒
尼古丁会收缩肾血管,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宜超过25克。
四、定期监测筛查
1.尿常规
每年至少检测1次尿蛋白、尿红细胞指标。
2.肾功能监测
高风险人群每3-6个月检查血肌酐、尿素氮,计算肾小球滤过率。
3.影像学检查
B超可早期发现肾脏结构异常,糖尿病肾病患者建议每年复查。
五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
1.适度运动
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游泳、骑自行车等。
2.体重管理
BMI控制在18.5-23.9,腰围男性小于90cm、女性小于85cm。
3.充足饮水
每日饮水量1500-2000ml,避免长期憋尿。
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,出现泡沫尿、夜尿增多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,慢性肾病患者需每3个月随访调整治疗方案。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,使用ACEI类药物期间需监测血钾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