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是怎么回事?

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、不良饮食习惯、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,通常需结合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进行干预。建议患者积极就诊,明确具体病因后遵医嘱规范处理。

一、原因

1.幽门螺杆菌感染

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可破坏胃黏膜屏障,引发慢性炎症反应,导致胃黏膜腺体萎缩及肠上皮化生。

2.不良饮食习惯

长期高盐饮食、食用腌制或霉变食物、酗酒等可损伤胃黏膜,加重炎症反应,促进肠化生发生。

3.自身免疫异常

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体内产生抗壁细胞抗体,攻击胃黏膜壁细胞,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及维生素B12吸收障碍,可能加速黏膜萎缩。

4.胆汁反流

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,胆汁酸破坏胃黏膜屏障,长期刺激可诱发腺体萎缩和肠化。

5.遗传因素

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性,基因变异可能增加胃黏膜病变风险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根除幽门螺杆菌

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、克拉霉素片、枸橼酸铋钾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(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)进行四联疗法。

2.调整饮食

减少辛辣、高盐食物摄入,增加新鲜蔬菜水果,避免暴饮暴食及饮酒。

3.保护胃黏膜

可选用瑞巴派特片、替普瑞酮胶囊等药物促进胃黏膜修复,缓解萎缩病变。

4.改善消化功能

胃酸分泌不足者可短期补充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帮助消化。

5.定期随访

每1-2年进行胃镜及病理检查,监测肠化程度及是否出现异型增生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严格按疗程完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,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。

2.出现上腹疼痛加重、呕血或黑便时需立即就诊,警惕癌变风险。

3.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阿司匹林肠溶片)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。

4.合并恶性贫血者需定期注射维生素B12,纠正贫血状态。

5.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焦虑情绪加重胃肠功能紊乱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