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无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、胸腺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康复训练以及手术治疗等,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方案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评估。
一、治疗方法
1.药物治疗
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可改善神经肌肉接头传导,缓解肌无力症状。免疫抑制剂包括泼尼松、环孢素等,适用于全身型或激素依赖型患者。部分患者需短期使用甲泼尼龙等激素控制急性发作。
2.胸腺治疗
约15%的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瘤,需行胸腺切除术以降低抗体水平。对于无法手术者,胸腺放疗可作为替代方案,但需注意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风险。
3.免疫治疗
重症肌无力危象或术前准备患者可采用血浆置换快速清除抗体。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通过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,多用于病情急性恶化期。
二、支持性治疗
1.康复训练
物理治疗包括低频电刺激、关节活动度训练等,可延缓肌肉萎缩。呼吸肌无力者需进行腹式呼吸训练,必要时使用无创通气支持。
2.生活方式调整
保证每日8-10小时睡眠,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。采用高蛋白、高钾饮食,如香蕉、橙汁等,进餐时间应安排在药效高峰期。
三、注意事项及就医指导
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,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应预防感染。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、镇静剂等加重病情的药物。若出现吞咽困难、呼吸困难等危象前兆,需立即急诊处理。建议每3-6个月复查胸CT和抗体滴度,病情稳定期可接种灭活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