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化疗后骨髓抑制怎么办?

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

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

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升白细胞药物、输血支持、血小板输注、预防感染以及调整化疗方案等,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。

一、治疗方法

1.升白细胞药物治疗

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、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等药物促进白细胞生成。对于贫血患者,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血红蛋白水平。

2.成分输血支持

当血红蛋白低于60g/L或出现明显乏力、心悸时,可输注浓缩红细胞。血小板计数低于20×10^9/L或存在活动性出血时,需及时输注单采血小板。

3.预防感染措施

保持病房空气流通,每日紫外线消毒。患者需佩戴口罩,避免接触感染源。对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者,需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他啶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。

二、注意事项及就医指导

1.治疗期间需每周监测2-3次血常规,观察中性粒细胞、血小板恢复情况。

2.出现发热(体温>38℃)、皮肤瘀斑或牙龈出血等症状时,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。

3.化疗方案可能根据骨髓抑制程度进行调整,包括剂量减少或更换骨髓毒性较低的药物,具体需由肿瘤专科医生评估决定。

骨髓抑制程度分为Ⅰ-Ⅳ级,其中Ⅳ级(粒细胞小于0.5×10^9/L)需立即住院治疗。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服用升血药物或中成药,以免干扰治疗效果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