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蛋白低的原因是什么?

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蛋白低可能是营养不良、肝脏疾病、肾脏疾病、消化吸收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,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,日常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。

一、原因

1.营养不良

长期饮食不均衡或摄入不足可导致蛋白质缺乏,常见于过度节食、素食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。

2.肝脏疾病

慢性肝炎、肝硬化等疾病会影响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,导致血液中蛋白水平降低。

3.肾脏疾病

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炎等疾病会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,引发低蛋白血症。

4.消化吸收不良

慢性肠炎、乳糜泻等疾病可能影响肠道对蛋白质的吸收,导致摄入不足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营养支持

增加优质蛋白摄入,如鸡蛋、牛奶、鱼肉等,必要时可口服蛋白粉或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。

2.治疗原发病

肝脏疾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等护肝药物;肾病综合征患者需使用泼尼松、环磷酰胺等药物控制病情。

3.改善消化功能

消化吸收不良者可服用复方消化酶胶囊、胰酶肠溶片等促进营养吸收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避免自行盲目补充蛋白粉或药物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及用药。

2.长期蛋白偏低或伴随水肿、乏力等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。

3.日常注意均衡饮食,合并肝肾疾病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蛋白水平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