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脚底板抽筋是怎么回事?

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

脚底板抽筋可能与过度劳累、电解质紊乱、周围神经病变、血液循环不良或腰椎疾病等因素有关,通常可通过休息、物理治疗、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。

一、原因

1.过度劳累

长时间站立、行走或运动过量会导致脚底肌肉持续收缩,乳酸堆积引发痉挛。

2.电解质紊乱

钙、镁等矿物质摄入不足或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失衡,干扰肌肉正常收缩功能。

3.周围神经病变

糖尿病、酒精中毒等疾病可能损伤神经,引起肌肉异常收缩。

4.血液循环不良

下肢静脉曲张、动脉硬化等疾病影响血液供应,导致肌肉缺血性痉挛。

5.腰椎疾病

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,可能引起下肢及脚底放射性疼痛和抽筋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日常调理

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,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,适当补充含钙、镁的食物如牛奶、坚果。

2.物理治疗

轻柔按摩抽筋部位,进行脚趾背伸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。

3.药物治疗

缺钙者可遵医嘱口服碳酸钙D3片,疼痛明显时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止痛药。

4.对因治疗

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,周围神经病变可用甲钴胺片;腰椎疾病需牵引或手术治疗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,运动前充分热身并控制强度。

2.反复抽筋或伴下肢麻木、肿胀时应就医排查糖尿病、腰椎病变等潜在疾病。

3.补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过量引发高钙血症。日常注意足部保暖,穿着宽松舒适鞋袜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