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淋漓不断可能与内分泌失调、子宫病变、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有关,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治疗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并遵医嘱干预。
一、原因
1.内分泌失调
黄体功能不足或雌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全,出现经期延长、淋漓出血。多伴随月经周期紊乱、经量变化。
2.子宫病变
子宫肌瘤(尤其是黏膜下肌瘤)、子宫内膜息肉或腺肌症等疾病,可能影响子宫收缩或导致异常出血。部分患者伴有痛经、贫血症状。
3.凝血功能异常
血小板减少症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,可能引起凝血异常,导致经血难以止住。
4.其他因素
宫内节育器刺激、紧急避孕药使用后激素波动等,也可能引发不规则出血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药物治疗
黄体功能不足者可遵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;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周期;急性出血期可用氨甲环酸片止血。
2.手术治疗
宫腔镜下切除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,子宫腺肌病患者可考虑放置曼月乐环。
3.病因治疗
确诊血小板减少症需进行升血小板治疗,抗凝药物相关出血需调整用药方案。
4.生活方式调整
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,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,保持BMI≤24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持续出血超过10天或伴头晕乏力时,需立即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及性激素六项检测。
2.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掩盖病情,特别是未排除妊娠相关出血的情况下。
3.记录出血起止时间、经量变化,就诊时携带近3个月月经记录供医生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