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受伤后恢复速度与损伤类型、程度密切相关,一般可通过避免揉眼、药物治疗、冷热敷护理、充分休息及及时就医等方法促进恢复。若存在异物残留或感染等情况,需由医生处理。
一、治疗方法
1.避免揉搓眼睛
外力揉搓可能加重角膜擦伤或导致结膜出血,增加感染风险。若存在眼睑肿胀或皮下瘀血,可轻按眼眶周围清洁皮肤。
2.药物治疗
细菌感染引起的红肿疼痛,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、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;非感染性炎症可用普拉洛芬滴眼液、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涩。开放性损伤需用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。
3.冷敷或热敷护理
外伤24小时内用无菌冰袋冷敷,每次10-15分钟,间隔2小时重复,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。超过48小时的慢性炎症可用40℃温热毛巾外敷,每日3次促进血液循环。
4.减少用眼强度
恢复期持续用眼超过30分钟应闭目休息5分钟,必要时佩戴遮光眼镜。睡眠时间需保证7小时以上,避免强光刺激。
5.异物清除及缝合
角膜金属异物需在裂隙灯下用无菌针头剔除,球结膜裂伤超过3毫米需显微缝合,严重眼球破裂需紧急手术修复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化学性灼伤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15分钟,碱性物质损伤需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。
2.自行使用含激素类滴眼液可能引发青光眼或角膜溶解,需严格遵循医嘱。
3.从事电焊、木工等职业应佩戴防护面罩,恢复期避免游泳或接触粉尘环境。治疗后3-7天需复查视力、眼压及角膜愈合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