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如何进行盆底肌恢复训练?

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

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

盆底肌恢复训练通常包括凯格尔运动、腹式呼吸训练、桥式运动等方法,需循序渐进并掌握正确姿势,避免过度用力。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盆底肌松弛、尿失禁等问题,但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医。

一、凯格尔运动

1.收缩训练

排空膀胱后取平卧位,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的盆底肌,保持5-10秒后放松,每组10-15次,每日3-4组。注意避免腹部和臀部肌肉代偿发力。

2.快速收缩

快速收缩盆底肌1秒后立即放松,重复10-15次为一组,每天练习2-3组,可增强肌肉爆发力。训练时可配合中断小便的动作感受肌肉位置。

二、腹式呼吸训练

1.仰卧位呼吸

平躺屈膝,双手放于腹部,吸气时鼓腹使横膈膜下降,呼气时收腹并同步收缩盆底肌,每次持续5-8分钟。

2.坐姿呼吸

端坐于瑜伽球或凳子上,保持脊柱直立,通过深呼吸带动盆底肌节律性收缩,每组呼吸8-10次,每天练习3组。

三、桥式运动

1.基础桥式

仰卧位屈膝,双脚与肩同宽,呼气时抬起臀部至肩髋膝成直线,同时收缩盆底肌,维持5秒后缓慢放下,重复10-15次。

2.单腿桥式

在基础桥式姿势中伸直单腿,增强对侧盆底肌的激活度,左右交替各做8-10次,注意保持骨盆稳定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1.训练前排空膀胱,经期、术后伤口未愈或急性炎症期应暂停训练。

2.避免屏气用力导致腹压增高,咳嗽、打喷嚏时可同步收缩盆底肌保护组织。

3.产后女性建议在恶露排净后开始训练,配合生物反馈治疗仪可提升锻炼效果。持续3个月无明显改善者需到盆底康复科就诊评估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