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大便时滴血是怎么回事?

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大便时滴血可能由痔疮、肛裂、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,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,日常也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。

一、原因

1.痔疮

肛周静脉丛因久坐、便秘等因素发生曲张,排便时粪便摩擦导致静脉破裂出血,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。

2.肛裂

长期便秘或腹泻导致肛管皮肤撕裂,出血量少但伴随剧烈疼痛,常见于粪便干硬时。

3.肠道疾病

如肠道息肉、溃疡性结肠炎或结直肠肿瘤等,可能引起暗红色血便或黏液血便,出血位置较高时血液与粪便混合。

二、治疗方法

1.痔疮治疗

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、地奥司明片等药物缓解症状,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。

2.肛裂处理

外涂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,配合温水坐浴改善局部循环,必要时行肛裂切除术。

3.肠道疾病干预

息肉需通过肠镜下切除,炎症性肠病需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控制,疑似肿瘤应尽早明确病理类型并手术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若反复出血或伴随消瘦、腹痛等症状,需及时就诊肠镜排除恶性病变。

2.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。

3.避免久坐或长时间如厕,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,减少局部刺激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