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范围一般为60~100次/分钟,103次/分钟的心率略高于正常范围。若为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测量,属于生理性反应;若静息状态下持续存在,可能与疾病因素相关。
一、影响因素分析
1.生理性因素
剧烈运动、情绪紧张、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均可暂时性加快心率。此类情况在休息后多可自行缓解,无需特殊处理。
2.药物影响
服用肾上腺素类药物、阿托品或哮喘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,可能引起心率增快,停药后通常恢复正常。
3.病理性因素
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贫血、心肌炎等疾病可导致持续性心动过速。感染性疾病引发发热时,体温每升高1℃,心率约增加10次/分钟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规范测量
选择静息状态下测量,避免运动、餐后或情绪波动时检测。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应保持手臂与心脏平齐,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。
2.症状观察
若伴随胸痛、呼吸困难、头晕等症状,或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/分钟,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心电图、甲状腺功能等检查。
3.生活习惯
日常应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饮品,保持规律作息。焦虑人群可通过深呼吸训练降低心率,每分钟6-8次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。
出现偶发性心率增快且无不适症状时,通常无需过度焦虑。但中老年人群或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,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,由医生评估心率异常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