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动脉血管夹层是什么病?

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动脉血管夹层是指动脉血管壁的内膜发生撕裂,血液进入血管壁形成夹层,导致血管结构分层的一种危急病症。该病可能与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、结缔组织病等因素有关,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剧烈胸痛或背痛,需通过药物、介入或手术等方式治疗。

一、疾病概述

1.病理机制

动脉血管壁由内膜、中膜和外膜构成。当内膜因各种原因发生撕裂时,血液从破口进入血管壁的中膜层,形成真假两个腔道,导致血管壁分层。这种病理改变可能造成血管狭窄、闭塞或破裂。

2.常见部位

主动脉是最常受累的部位,尤其是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。此外,颈动脉、肾动脉等外周血管也可能发生夹层。

3.临床表现

典型症状为突发刀割样或撕裂样胸背部疼痛,可能伴随血压异常、肢体脉搏不对称、意识障碍等。约20%患者会出现晕厥,严重者可因血管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。

二、形成原因

1.高血压

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是主要危险因素,约占病例的70%-80%。高压血流持续冲击血管内膜,增加血管壁机械应力。

2.动脉硬化

血管壁弹性纤维退化、脂质沉积形成的斑块会削弱血管结构稳定性。研究显示,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夹层的风险较常人高3-5倍。

3.遗传因素

马凡综合征、埃勒斯-当洛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患者因胶原蛋白缺陷,血管壁强度下降,患病风险显著增高。

三、治疗方法

1.药物控制

急性期需立即使用β受体阻滞剂(如美托洛尔)和血管扩张剂(如硝普钠)将收缩压控制在100-120mmHg,心率维持在60次/分以下,防止夹层扩展。

2.介入治疗

对于StanfordB型夹层,可采用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,通过股动脉置入支架封闭内膜破口,成功率达85%-90%。

3.外科手术

StanfordA型夹层需急诊开胸行人工血管置换术,及时修复升主动脉病变,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60%-80%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1.监测管理

确诊后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,每2小时评估四肢血压及末梢循环。严格控制血压,避免情绪激动、剧烈咳嗽等可能升高血压的行为。

2.饮食调理

建议采用低盐(每日小于5g)、低脂饮食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。肥胖患者需通过合理运动将BMI控制在18.5-24kg/m²。

3.随访要求

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CT血管造影复查,术后3个月、6个月、12个月各复查一次,之后每年复查。出现新发疼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