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穿孔可能是外伤、肺部疾病、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的,需通过手术修补、抗感染治疗等方法改善,日常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。
一、原因
1.外伤
车祸、刀刺伤、肋骨骨折等直接暴力可能损伤胸壁及肺部组织,导致肺泡或支气管破裂,形成肺穿孔。
2.肺部疾病
肺结核、肺气肿、肺大疱等疾病可导致肺组织脆弱,在咳嗽或用力时易发生破裂穿孔。
3.医源性损伤
胸腔穿刺、支气管镜操作或胸外科手术中,器械可能意外损伤肺组织,引发穿孔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手术修补
开放性肺穿孔需紧急手术缝合破损部位,闭合性损伤可经胸腔镜微创修复,术后需放置胸腔引流管排出积气积液。
2.抗感染治疗
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、左氧氟沙星、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炎症。
3.支持治疗
自发性气胸引起的肺穿孔可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排出气体,促进肺复张,必要时需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外伤或剧烈咳嗽后突发胸痛、呼吸困难时,应立即就医排查肺穿孔。
2.术后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,防止胸腔压力骤增导致再次穿孔。
3.吸烟者需戒烟,肺结核患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,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肺组织恢复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