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,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,因此需要立即就医治疗。其危险性主要与穿孔部位、病因及是否及时干预有关。
一、危险程度分析
1.感染性腹膜炎
肠穿孔会导致肠内容物外漏至腹腔,引发化学性或细菌性腹膜炎,表现为剧烈腹痛、发热、腹膜刺激征,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。
2.全身性并发症
未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感染性休克,出现血压下降、意识模糊、多器官功能衰竭,病死率显著升高。
3.基础疾病影响
若穿孔由肠道肿瘤、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引起,可能合并原发病恶化,增加治疗难度。
二、治疗及时性的重要性
1.手术干预
多数患者需急诊手术修补穿孔或切除坏死肠段,延迟手术超过24小时会显著增加腹腔感染扩散风险。
3.抗感染治疗
术后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、奥硝唑等控制感染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出现持续腹痛伴板状腹、呕吐等症状时,需立即禁食并急诊就诊,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。
2.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胃肠减压、静脉营养支持,逐步恢复饮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3.慢性肠道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,控制原发病可降低穿孔风险。
肠穿孔的预后与救治时机直接相关,早期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多数可有效控制病情,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后果。建议患者出现可疑症状时务必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