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头晕头昏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,也可能与贫血、颈椎病、高血压、耳石症等疾病因素有关,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。
一、原因
1.生理性原因
长期睡眠不足、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,引发短暂性头晕、头昏,适当休息后多能缓解。
2.贫血
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,脑组织缺氧可能引起头晕、乏力,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或慢性失血患者。
3.颈椎病
椎动脉受压可能影响脑部血流,尤其在颈部活动时易出现眩晕,常伴随颈肩疼痛、手臂麻木等症状。
4.高血压
血压异常升高可能引起脑血管压力增大,导致头昏、头痛,严重时可能出现恶心或视物模糊。
5.耳石症
内耳平衡器官的耳石脱落可能引发体位性眩晕,表现为头位变化时突发头晕,持续时间较短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调整生活方式
保证每日7-8小时睡眠,避免熬夜;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。
2.贫血治疗
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、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等补铁药物,并增加瘦肉、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。
3.颈椎病干预
通过颈椎牵引、超短波治疗等物理疗法缓解神经压迫,严重时需手术解除压迫。
4.控制血压
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、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,并每日监测血压变化。
5.耳石复位治疗
由医生采用Epley手法进行耳石复位,多数患者1-2次治疗后症状可消失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若频繁头晕伴恶心、肢体麻木或意识障碍,需立即就医排除脑卒中风险。
2.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转动头部,防止诱发体位性低血压或耳石症眩晕。
3.高血压患者需严格低盐饮食,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