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粒细胞酯酶阳性通常提示尿液中存在中性粒细胞,可能与尿路感染有关,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。若伴随尿频、尿急等症状,需考虑感染可能;若无症状,可能为假阳性或一过性异常。
一、可能原因
1.尿路感染
尿粒细胞酯酶阳性最常见于细菌性尿路感染,如膀胱炎、肾盂肾炎等。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反应中释放酯酶,导致检测结果呈阳性。
2.非感染因素
尿液样本被阴道分泌物或粪便污染、某些药物影响或试剂误差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。此外,剧烈运动、发热等生理状态也可能引起一过性阳性。
3.其他泌尿系统疾病
肾结石、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可能继发局部炎症反应,导致尿液中粒细胞酯酶升高。
二、临床意义分析
1.确诊依据
需结合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、细菌培养及亚硝酸盐检测。若同时存在白细胞>5个/高倍视野且细菌培养阳性,可明确感染诊断。
2.无症状处理
单纯尿粒细胞酯酶阳性且无临床症状时,建议1-2周后复查尿常规,避免过度治疗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规范留取尿液样本,需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,女性应避开月经期。
2.避免在检测前大量服用维生素C或抗生素,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准确性。
3.若持续阳性或伴有排尿异常、腰痛等症状,应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,如泌尿系超声、CT尿路造影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