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心肌桥是什么?

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异常,指部分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纤维下方而非心脏表面。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,部分可能出现心绞痛、心律失常等表现,需结合检查明确诊断。

一、解剖结构

1.异常走行

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位于心外膜表面,而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某一段被心肌纤维覆盖,常见于左前降支中段。心肌收缩时可能压迫血管造成暂时性狭窄。

2.压迫机制

心脏收缩期心肌桥对血管的压迫程度与心肌厚度相关,约15%-85%的病例在冠脉造影中可见典型"挤奶效应",即收缩期血管受压变窄、舒张期恢复。

二、临床表现

1.无症状型

约60%-80%患者终身无明显症状,常在尸检或冠脉CT检查中偶然发现。

2.缺血症状

严重压迫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,出现劳力性胸痛、心悸,甚至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。研究显示心肌桥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风险较常人高3-5倍。

三、诊断方法

1.冠脉造影

金标准检查,可动态观察收缩期血管受压情况,但可能低估表浅型心肌桥。

2.冠脉CTA

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血管与心肌的解剖关系,诊断准确率达95%以上。

3.血管内超声

可评估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改变,测量收缩期管腔狭窄程度。

四、治疗手段

1.药物治疗

首选β受体阻滞剂(如美托洛尔)降低心肌收缩力,配合钙通道阻滞剂(如地尔硫䓬)改善舒张期灌注。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加重症状需慎用。

2.介入治疗

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绞痛,可考虑植入支架,但再狭窄发生率约15%-30%。

3.外科手术

心肌桥松解术通过切断覆盖血管的心肌纤维,适用于解剖位置表浅且症状严重的患者,有效率约80%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1.避免过度运动

剧烈活动可能诱发心肌缺血,建议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

2.定期随访

每6-12个月复查心电图、心脏超声,监测心功能变化。

3.规范用药

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心绞痛药物,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。出现持续性胸痛应立即就医排查急性冠脉事件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