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常需遵医嘱使用调节血脂、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进行治疗,但不存在“最好”的药物,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。日常还需结合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。
一、治疗方法
1.调节血脂药物
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等可抑制胆固醇合成,延缓动脉斑块进展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。
2.抗血小板药物
阿司匹林肠溶片、氯吡格雷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,降低血栓形成风险,适用于存在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患者。
3.抗氧化类药物
普罗布考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血管内皮损伤,延缓动脉硬化进程。
4.控制基础疾病药物
合并高血压者需服用氨氯地平、缬沙坦等降压药;糖尿病患者需使用二甲双胍、胰岛素等控制血糖水平。
5.生活方式干预
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,饮食中增加深海鱼类、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,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肉酸痛或肝功能异常,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和转氨酶水平。
2.抗血小板药物存在出血风险,消化道溃疡患者应谨慎使用,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黑便、牙龈出血等症状。
3.动脉硬化是长期进展性疾病,需每3-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、血脂四项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。
血管病变严重者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,必要时考虑介入或手术治疗,切勿自行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