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腿脉管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、皮肤颜色改变、溃疡等,可通过药物、手术等方式治疗。该病是一种累及中小动静脉的炎症性病变,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。
一、症状
1.患肢疼痛
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,行走后小腿或足部出现胀痛、痉挛性疼痛,休息后缓解。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痛,夜间疼痛加剧。
2.皮肤颜色改变
患肢皮肤苍白或发绀,抬高肢体时苍白加重,下垂时出现潮红或发紫。
3.温度异常
患肢皮肤温度较健侧低,触摸可感知明显温差。
4.溃疡或坏疽
晚期因组织缺血可在足趾、足跟等部位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,严重者出现干性坏疽。
5.动脉搏动减弱
足背动脉、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药物治疗
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、西洛他唑片等抗血小板药物,联合注射用前列地尔等血管扩张剂。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。
2.手术治疗
包括动脉旁路移植术、血管成形术等血运重建手术,坏疽严重时需行截趾/肢术。
3.物理治疗
采用Buerger运动(患肢抬高45度2分钟→下垂3分钟→平卧5分钟),每日重复以促进侧支循环。
4.疼痛管理
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,剧痛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。
5.高压氧治疗
通过提高血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,吸烟会加速血管痉挛和病情恶化。
2.注意肢体保暖,穿着宽松棉袜,冬季室温维持在20-24℃,禁止使用热水袋等直接热源。
3.定期复查血管超声,监测踝肱指数(ABI),出现新发溃疡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