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可通过补液治疗、调整饮食、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症状,严重时需及时就医。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补充水分、调整饮食结构、遵医嘱用药等,具体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选择。
一、治疗方法
1.补液治疗
腹泻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,轻症患者可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;若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、口干等,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补液治疗。
2.调整饮食
发病期间选择米汤、面条等低脂低纤维食物,避免辛辣、生冷或乳制品等刺激性食物。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,如鸡蛋羹、苹果泥等。
3.药物治疗
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并保护黏膜;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、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菌药物;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。
二、注意事项
1.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,尤其是血便、发热时可能加重肠道负担,需经医生判断感染类型后用药。
2.观察腹泻频率及伴随症状,若24小时内排便超过10次或出现意识模糊、持续呕吐等表现,需立即急诊处理。
3.恢复期仍要避免饮酒、咖啡等刺激性饮品,建议分次少量饮水,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