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可能增加多种健康风险,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、脑卒中、肾脏损害、视网膜病变以及动脉硬化等。长期未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严重后果,需积极干预。
一、心血管疾病风险
1.冠心病
长期高血压可损伤冠状动脉内皮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,导致心肌供血不足。
2.心力衰竭
心脏长期承受过高压力负荷,可能引发心肌肥厚,最终发展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。
3.急性心肌梗死
血压波动可能诱发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,形成血栓堵塞血管。
二、脑卒中风险
1.缺血性脑卒中
脑动脉硬化或血栓形成可能阻断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。
2.出血性脑卒中
血压急剧升高时可能造成脑内微小动脉瘤破裂,引发颅内出血。
三、靶器官损害风险
1.慢性肾脏病
肾小球内高压可导致肾单位硬化,表现为蛋白尿、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减退征象。
2.视网膜病变
眼底动脉硬化、渗出或出血可能引起视力模糊甚至失明。
3.外周动脉疾病
四肢动脉硬化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,严重时出现肢体缺血性坏死。
四、其他系统影响
1.认知功能障碍
脑血管长期受损可能增加血管性痴呆风险。
2.代谢综合征
高血压常合并血糖、血脂异常,进一步升高心血管事件概率。
需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并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需更严格管理。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、戒烟限酒、保持规律运动。若出现头痛、视物模糊、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,遵医嘱规范使用降压药物并定期评估靶器官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