敏感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、过敏反应、牙本质暴露等原因有关,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。日常应注意避免刺激因素,必要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一、原因
1.皮肤屏障功能受损
频繁使用清洁力过强的护肤品、过度去角质等因素可能破坏皮肤屏障,导致皮肤锁水能力下降,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降低,从而引发干燥、刺痛等敏感症状。
2.过敏反应
接触花粉、尘螨、化妆品成分等过敏原后,机体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,可能引起皮肤红肿、瘙痒或黏膜水肿等过敏表现。
3.牙本质暴露
牙龈萎缩、牙釉质磨损会使牙本质小管开放,冷热刺激可通过暴露的牙本质传导至牙髓神经,导致牙齿敏感酸痛。
二、治疗方法
1.皮肤护理
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,选择温和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,避免使用含酒精、香精的护肤品。急性期可遵医嘱外用他克莫司软膏。
2.抗过敏治疗
明确过敏原后需立即脱离接触,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、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,严重者可短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。
3.牙齿脱敏
采用含钾盐的脱敏牙膏日常刷牙,顽固性牙敏感可通过医院进行激光治疗或树脂填充。伴有龋齿者需及时进行补牙处理。
三、注意事项
避免用手频繁触摸敏感部位,不要自行使用不明成分的偏方。出现呼吸困难、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时,需立即急诊处理。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,维护牙周健康。衣物选择纯棉材质,减少皮肤摩擦刺激。